首页 > 文案句子 > 诗词名句

应举忌“落”字

雕龙文库

【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作者: 剑锋杨桂珍 【本书体例】

范正敏

范正敏,生平不详。今据涵芬楼排印明抄本《说郛》著录云:“宋范正敏,福州长溪县令。”他著有《遁斋闲览》一书,共十四卷,属笔记小说。

柳冕秀才,性多忌讳。应举而同辈与之语,有犯“落”字者,则忿然见于词色。仆人误犯,辄加杖楚。常语“安乐”为“安康”。忽闻榜出,亟遣仆观之。须臾,仆还,冕门迎问曰:“我得否乎?”仆应曰:“秀才康了也!”

(选自《遁斋闲览》)

士人柳冕,生性多忌讳。去参加科举考试,同辈中谁如果提到“落”字,就会惹得他脸色难看、出言不逊。仆人如果无意中提到“落”字,柳冕就会鞭挞他。他常常把“安乐”一词称为“安康”。忽然听说金榜贴出来了,柳冕马上派仆人前去查看。不一会儿,仆人回来了,柳冕在门口迎候问道:“我考中了吗?”仆人应声回答说:“秀才‘康’了”。

本篇作者以幽默谐谑的笔触,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下封建士子追求功名的变态。

柳冕追求功名的变态心理,首先表现在柳冕的性格上,他“性多忌讳”,最怕人说:“落”字,因为说“落”字,就意味着“落第”,是很不吉利的。非但如此,有其忌必有其行,对同辈,是“忿然见于词色”;对仆人,“辄加杖楚”。这些都表现了他重忌讳的变态心理。其次表现在他的言语上,他常语“安乐”为“安康”,因为安乐中的“乐”与落第的“落”字同音,为避讳,只得将“安乐”改为“安康”。以我们今天的观点看来,这种改称是大可不必的,而柳冕之所以这样做,乃是由他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产生的变态心理所致。当柳冕听说考试的金榜贴出之后,马上派仆人前去查看,冕门迎问曰:我得否乎?仆人曰:秀才康了也!这一简短的对话利用谐音字表达了柳冕失第的事实,又与前面“性多忌讳”相呼应,从而使故事显得浑然一体,又达到了幽默讽刺之趣。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