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诗词名句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艺概》

雕龙文库

【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艺概》

清人刘熙载著。是刘氏历年论谈文艺记录的汇刻,成书于同治十二年(1873),六卷,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类。全书不足十万字,论述范围则极为广泛。作者采用“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的论述方法,即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分析评价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通过“触类引伸”来包容庞大复杂的内容。全书对各种文艺的论述,既有纵向的历史勾勒,又有横向的比较分析,纵横结合, 自然有序。作者自称谈艺“好言其概”,精简扼要,多心得之见,在晚清文艺理论界有一定的影响。

《艺概》相当注重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认为好作品应该是作家“语语自肺腑中流出”,反映出作者的思想认识和为人品德。 《艺概》继承并发展传统的“知人论世”批评原则,主张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作者的品格联系起来考察,提出“诗品出于人品”、 “论词莫先于品”的鉴赏原则。所以它推崇庄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作品为艺林之精华、文苑之典范;而评价偏重艺术的词人如温庭筠、冯延巳、柳永、周邦彦的作品词品欠高。评论内容并非完美却有创见的著作, 《艺概》着重肯定其创见。如表彰王充的《论衡》能“独抒己见,思力绝人”,承认《荀子》意在“矫世之枉”。他认为,虽然两书不无偏激之论,“然不掩其卓诣”,无害其斐然成家,泽被后学。刘熙载十分鄙弃缺乏主见、左顾右盼的论者以及一意投人所好的创作倾向。

对于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风格、表现手法等等, 《艺概》也予关注,所论甚多。论《庄子》文章达到的神妙境界,用“能飞”两字来形容, “无端而来,无端而去,始得‘飞’之机者”,颇中《庄子》笔法之肯綮。论杜甫诗,以“高、深、大”三字来概括,认为“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为高;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为大;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为深。”深得杜诗之精髓。论乐府诗和杂剧之中人物语言,归结为“代字诀”,即作者用第一人称代人物立言。其它如论作文之“主脑”,谈叙事、针线、情景之手法种种,都能在前人所论的基础上有所生发,不乏精致之见。

《艺概》末尾之“书概”,专论书法美学,颇多与文论相通之处; “经义概”专讲八股文作法。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