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诗词名句

海德格尔作品分析

雕龙文库

【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生卒】:1889—1976

【介绍】:

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什么是形而上学》、《论根据的本质》、《真理的本质》、《论人道主义》、《林中路》、《形而上学概论》等。

海德格尔创立了无神论的存在主义理论。他认为,存在是超越于各种性质之外的,因而存在只能通过自身而被领悟,却不可言说。“存在”优先于“存在者”,因为任何“存在者”只有当他“存在”时才能成为存在者,否则就不是存在者。他认为,“存在”就是“自我”,自我就是一系列心理体验和状态。海德格尔外表上并不否认外部世界的事物,但他马上又加以限定说,外界事物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前提,都是自我的派生物。海德格尔认为,自我的“存在”是有时间性的,它有自己的开始。它莫名其妙地、孤零零地被扔进这个世界中来。它又有自己的终点,总有一天会死去。因此,死亡是“自我”存在的限制。他认为,“自我”或“存在”处于时间中,它瞬息即变,死亡可以随时到来,因而它是一个“虚无”。因此,“自我存在就是意味着沉入虚无。”他认为,“存在”的实质是“烦”、“畏”。与物相处,争斤论两(烦心),与人相处,勾心斗角(麻烦)。而“存在”的真正本质是“畏”。“畏”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理本能,畏的是随时都可能来临而又无法避免的“死”。在他看来,人只有面临死亡时,才能最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因为一个人只有在濒于死亡时,才能真正把自己与他人、社会、集体完全分离开来,才能突然面对着他自己,懂得自己的存在与其他存在根本不同,懂得生与死的根本不同,懂得生(个人存在)的意义,使人醒悟,获得个性,成为他自己。为了领悟到自己的存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果断地、心甘情愿地选择死亡。当人真正认清了自我的这个实质时他也就从“虚无”中真正领会到人生的真谛。他认为,理性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自我或存在。要认识自我或存在只能依赖于内心体验、“灵感”或“直觉”。人们只有处于挫折、厌恶、孤寂、烦恼、畏惧,以至面临死亡时才能获得这种神秘的体验,深入于我,把握存在的真谛。总之他的存在主义是以精神性的自我存在为本体的,充满意志论、反理性论和悲观论的唯心主义哲学。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