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诗词名句

《先秦散文·老子·信言不美章(原第八十一章)》原文鉴赏

雕龙文库

【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先秦散文·老子·信言不美章(原第八十一章)》原文鉴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注释】 ①信言:真实的话。美:华丽。 ②善者:善于言谈、论辩的人。 ③博:广博。 ④积:积私,私藏。 ⑤与:给予、奉献之意。 ⑥利:对物对人有利。不害:不害物害人。

【今译】 真实的语言不讲华美,华美的语言往往不真诚;善于言谈的人不轻易论辩,好辩之人不见得真正善谈;富有真知的人不求广博,追求广博的人就不能够深入而求得真知。圣人不私自积藏,而积极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慷慨地施舍与人,反而收获更多。自然之道,福利万物而不加害;人间的法则,应积极辅助引导而不争功。

【总案】 于此章,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子作为一个深邃的哲学家所具有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博大无私的爱。

真诚的言辞因出于内心,所以不加修饰;而巧佞者之言千方掩盖真象。因此“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于言谈者深知真理之所在,止于真理,不愿论辩;而巧辩之人假于诡怪之词而出邪说。因此“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具有真知灼见之人技专于一,精于一,故不求广博;而务求广博者,必定浮华于物,不专不精,所以也无从获取真知。这就是“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三条为我们提示了做人的准则。

老子之书,在很多时候是为统治者献计献策的,而此章则郑重地向统治者提出了要求:不积私,多为别人,多给别人,多利别人,多让别人。只有如此,才符合天道,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廖廖数字,老子温良宽厚而仁爱的形象已经婉然于眼前了。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