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案句子 > 故事大全

曹操称王时为什么要叫魏王?

雕龙文库

【简介】感谢网友“雕龙文库”参与投稿,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方便大家学习。

曹操称王时为什么要叫魏王?

说到曹操其实很多人应该还是知道的,他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很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大人物了,他虽然为枭雄但虽然最后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他还是很让人喜欢的一位君王了,说到君王我们就不得不说曹操称魏王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曹操是魏国人,所有称魏王也比较说得过去,那么他可不可以称别的王呢?一定要称魏王吗?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汉献帝刘协册封曹操为魏王,因为曹操的封地是魏,因此称魏王,曹操所受封的魏地是指以冀州、允州为中心的地区,曹操统治中心邺城也在冀州。

古代一些掌握实权的人通过某些手段夺取帝位的时候,一般为了不留下乱臣贼子的恶名声,总是伪装成皇帝禅让的,而且自己很忠心,所以以封地为国号,比如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后来孙权建国叫吴国,曹丕篡汉称魏朝,还有司马家族,被曹魏封为晋王,后来推翻曹魏,建立晋朝。

既然曹操要个魏王的封号,那为何不废了汉献帝,自立为帝呢?

曹操在一开始并没有想称帝,那时候只想着东拼西杀、南征北战,但随着军队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心里就有点小九九了。

汉献帝起初只是给他封了个魏公的头衔,曹操觉得这个魏公仅仅是个虚衔,不像王那样有权力,后来汉献帝只好又给他封了个魏王的爵位,这与其说是汉献帝册封的,倒不如说是曹操自己向汉献帝索要的,关键是汉献帝还不敢不给。

曹操成了“魏王”,他行使权力就有了一定的依据,而且名义上他还是天子的臣子,这样对内可以服众,对外可以宣传他是一个辅佐天子的忠臣。

实际上曹操称公就已经越制了,违背了大汉制度,刘邦当年建立大汉政权时看与群臣立下“白马之盟”,就是“非刘氏不王,天下共击之”,外姓谁要是称王就是乱臣贼子,后来吕后封诸吕为王,王莽篡位,他们急于求成,其下场都很惨,曹操也只是先称公而后才称王,他是一步一个脚印逐步瓦解汉室的权威,巩固自己的政治势力。

曹操虽说以有了自立为帝的实力,汉献帝只是名义上的皇帝,是曹操的傀儡,任由其摆布,废帝易如反掌,但反对的力量也不可小看,像曹操谋臣荀彧就是极力反对,还有其他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他们都忠于汉室,顽固不化。

曹操就是实际的皇帝,他的权力和地位已经最大化了,又不失为一臣子,何乐而不为。

曹操称王已将汉政权的根基掏空殆尽,仅剩一个空壳而已,为曹丕称帝清除了全部障碍,曹操称王其实就是为他的子嗣由称王再称帝做铺垫。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

网站地图:栏目 TAGS 范文 作文 文案 学科 百科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